近日,日本政府及某些右翼分子對待釣魚島的態(tài)度,激起了中國人的強烈憤慨。民間一些人自發(fā)結成團體登上釣魚島,理性表達愛國情感的同時,也有部分人受到一些別有用心者的煽動起哄,打砸同胞開的日系車,采用偏激的方式表達愛國之情,讓人感覺非常刺眼。27日,又發(fā)生了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車輛被堵,日本國旗遭搶的事件。各種版本的愛國激情,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激情與盲動齊飛、理性與流氓一色的詭異圖景。
沒有人愿意去質疑憤怒青年上街的初衷,因為“日本右翼分子的非法行徑侵犯了中國領土主權”。外交部發(fā)言人秦剛表示,外交部負責人已向日本駐華大使提出嚴正交涉,表示強烈抗議。官方的抗議與民間的憤怒,本質上是一脈相承的,這種情緒或感應,也正是支撐一個國家或民族走向復興與光榮的動能。它沒有指數(shù)可言,卻永遠比數(shù)字更靠譜。
愛國是一個公民起碼的道德,也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在事關國家命運和國家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每一個公民都有義務和責任保衛(wèi)國家,捍衛(wèi)國家利益。但愛國也應堅守一定的底線,也要智慧、理性愛國,而非簡單、粗暴地表達愛國之情?!耙粋€國家青年不會憤怒就沒希望”,同樣的,一個國家青年只會憤怒就更沒希望。愛國青年應知曉,暴力不是表達愛國的首選項,不要給暴力披上愛國的外衣。
我們支持愛國,呵護初衷良善的愛國感情,感動于赤誠熱血的愛國理性,但也得明確一個前提:恰如若干年前盧梭的告誡,愛國,不是流氓的庇護所。這些年,所謂反日大規(guī)模游行并不算特別少,但除了觸目驚心的打砸鬧劇,似乎少有洗心革面的理性作為,更多的,是無辜的受傷者,譬如中國小業(yè)主自己開的美津濃專賣店、左鄰右舍新買的尼桑汽車、報社記者手中的索尼相機……
愛國也許是個含義雋永的宏大命題,但理性卻是板上釘釘?shù)钠者m價值。一方面,愛國與所有一切標簽一樣,同樣有真?zhèn)沃q。有一個道理是肯定的,自強才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暴力的打砸事件,不過是擾亂秩序、戕害同胞的“害國主義”。在那些煽動起哄的偽愛國主義背后,如果撕去所謂“愛國”的時髦襯衫,那么剩下的就只有赤裸裸的惡魔紋身罷了。另一方面,正如論者所言,“一個現(xiàn)代國家需要強大而理性的公民社會予以支撐,需要在關乎國家前途命運的大問題上發(fā)出聲音、表達意愿”,但如果理性表達異化成眾聲喧嘩,一切公序良俗就會淪喪于“為顛覆而顛覆、為破壞而破壞”的暴亂,這是法治的笑話,更是自虐式的倒退。搬弄是非,挑起爭端,引發(fā)的不只是冤冤相報之惡,更重要的是,這種暴力邏輯遲早會把方向莫辨的矛頭對準身邊的個體。
愛國是權利與自由,但任何權利與自由都有邊界內的尺度。當市場以開放的姿態(tài)互相滲透,當時代以理性的面容啟迪未來,愛國當有更原則、更平和、更睿智的表達與張揚。愛國不是打砸搶,愛國更不是為流氓行為找了件居高而下的新衣……正義來自于真相,理性來自于理據(jù)。轉型期的中國,愛國當有更純粹的維度,這個維度,起碼當經(jīng)得起三重試紙的考驗:法紀的邊界,謙抑的行為,自強的能力。只有運用智慧理性愛國,才能不傷害到國家,不抹黑國家,不使國家陷入外交被動局面,不給國際輿論留下任何把柄。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