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石膏山改名為“仕高山”,寓意“凡到仕高山者,無官者可以入仕,居位者可以升遷”。然而,改名后的“仕高山”并沒有保佑給其改名的始作俑者——山西省靈石縣縣委書記楊洪官運亨通、步步高升。相反,在改名后的一個來月,這位縣委書記的仕途戛然而止,他因為腐敗被檢察機關查辦了。(11月7日,《法治周末》)
人生在世,誰都有個進取的理念。當上干部,走上仕途,想一帆風順地步步高,這也是人之常情??稍鯓幽軌蚬龠\亨通、步步高升,這恐怕不是官員自己就能夠憑空想象出來的。起碼,要有廣大群眾的公認,要有黨組織對德、能、勤、績、廉方面的考核。
可這楊洪非常天真。他以為借助一個吉利的山名就可以升官,他以為在暗中貪腐仍可以晉級。于是,他編造出宋太祖趙匡胤冊封“仕高山”的神話,他親自提出將民間慣用的石膏山改名為“仕高山”,他又創(chuàng)意在大運高速靈石出口連接線與永吉大道交匯處豎起雕塑“御璽”。誰知,他的一切努力都成了他升官的泡影,成了人們的笑柄?!笆烁呱健币渤闪艘粋€巨型的恥辱柱,成了反腐倡廉史冊中的一頁。
現(xiàn)在,有些黨員干部為了升官晉級,可謂挖空心思,有跑官、要官、買官的,有編造虛假政績騙官的,有燒香拜佛求菩薩保佑升官的,等等。楊洪將石膏山改名為“仕高山”,是黨員干部中唯心主義的典型反映,是借助風水求升官的樣本。這一切,不僅是不正之風,也是腐敗的行徑,最終都是徒勞的。黨員干部要想得到選拔任用,必須在以德為先的基礎上,切實搞好一方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切實為人民群眾造福謀利。
最需要說明的是,那些腐敗分子求升官,是為了尋求更大的權力以達到更大腐敗的目的。腐敗分子求升官,是黨內最大的危險,是人民群眾最大的災難,尤其值得人們的高度警惕。所以,我們不僅在平時要加強干部隊伍的廉政教育,深入開展反腐敗的斗爭,在干部選拔任用時更要注意嚴把廉政關,嚴防一些干部“帶病提拔”。
廣大的黨員干部只有樹立正確的事業(yè)觀、工作觀、政績觀,才能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才能不被“仕高山”壓垮,在人民群眾的心目中豎起高山似的豐碑。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