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日月如梭。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為期3年的援藏工作圓滿結束,滿懷眷戀的踏上了返程之路。在西藏各地市的歡送儀式上,一條條潔白的哈達、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一張張溫馨的合影、一次次溫情的擁抱,都飽含著彼此深厚的情誼,許多干部在離別瞬間都流下了難舍的淚水。實施對口援藏工作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出發(fā)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是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充分體現(xiàn),是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的生動實踐,也是一位位援藏干部的家國情懷、責任與擔當。我們真心感謝援藏干部為西藏發(fā)展作出的突出貢獻,這片凈土與人民將永遠牽掛著你們。
始終保持著對黨忠誠的錚錚鐵骨,雅魯藏布江中奔騰著“不忘初心”的“血液”。“距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淬煉的是身體,考驗的是黨性”,適應了內地便利的生活條件、豐富的生活物資、適宜的環(huán)境氣候,在登上平均海拔4000米的西藏工作時,援藏干部或多或少都經歷著生活與身體的雙重壓力。無數(shù)個深夜因思念親人而夜不成眠,無數(shù)個深夜因高原反應輾轉反側,更難捱的是對父母身體、孩子成長、家庭陪伴的愧疚,但他們沒有躊躇、沒有猶豫,更沒有后悔,只是在電話里頭,默默說一句“沒事,都挺好的”。3年,一千多個日日夜夜,援藏干部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讓青春之花綻放在雪域高原,綻放在每一位雪域兒女的心中,就像漫山遍野的“格?;ā保_得鮮艷,活得頑強,為雪域高原帶來了“芳香”。
始終保持著勇挑重擔的雄風銳氣,珠穆朗瑪峰上烙刻著“向前沖鋒”的“印記”?!氨戎榉甯叩氖俏覀児伯a黨人的信仰”,許多援藏干部在短短3年時間,為當?shù)刈龀隽司薮筘暙I,無論是為當?shù)氐陌l(fā)展帶來項目、資金的支持,還是在鄉(xiāng)村課堂教書育人、在基層牧區(qū)為老百姓手術義診……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皮膚沒有之前白皙了,但為國為民的心卻更加鮮紅;頭發(fā)沒有之前茂密了,但為人民服務的認知卻更加清晰;血氧飽和度沒有以前充足了,但毅力和血性更加強??;距離家人沒有之前親密了,但和國家和民族的夢想卻更加靠近。他們在實踐中經受了深刻的黨性教育,用堅韌書寫忠誠、用實干彰顯擔當、為雪域高原的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fā)展燃燒了熱血與青春,奏響了“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時代凱歌。
始終保持著不懼生死的犧牲精神,世界屋脊上回蕩著“為民奮戰(zhàn)”的“心聲”。“面對高原,生命是極其脆弱的”
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卻很難理解一波又一波的援藏干部,為何不顧一切奔向那里?當你真正在這個地方生活過,經歷過一些事情,才能明白雪域兒女的不易、明白黨和國家的偉大。翻越5000多米的高山,窗外便是萬丈深淵;穿越原始森林、冰川峽谷,可能隨時遇見落石、滑坡、雪崩;去偏遠地區(qū)時,除了騎馬步行,還要抓緊索道……援藏干部大多數(shù)都經歷過驚心動魄的生死考驗,甚至有一些人的生命永遠留在了這片高原厚土?!吧囊饬x不在于長度,而在于厚度?!痹鼐裼肋h像一束溫暖的光,照亮著雪域高原,他們?yōu)槲鞑刈龀龅呢暙I,將永遠鐫刻在西藏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豐碑上。
(中國西藏新聞網所登載該網評文章僅為分享交流經驗目的,屬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本網觀點。)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