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關注就不能點餐”“不授權個人信息就不能繳費”“下載小程序才能使用WiFi”……在呈現(xiàn)的各種消費場景中,消費者往往被要求通過關注公眾號等方式后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強制關注、強制授權個人信息等亂象,活生生地把方便的“二維碼”變成了“攔路碼”,讓不少人在正常消費中平添“鬧心”。
不管是公共場所使用WiFi,還是在飯店掃碼買單,任何的“強制關注”都隱含著一種“不關注就不能XX”的邏輯。說到底,還是利益作祟,商家的“小九九”在于獲取消費者信息,提高自家公眾號影響力,擴大推送廣告的受眾面。顯而易見,這種“強制關注”極易讓人反感。無論是“形式上自愿、實質上強制”的交易行為,還是“無法拒絕的被營銷”,不僅會增加泄露信息的風險,更是對消費者公平交易權、自主選擇權的侵害。2021年發(fā)布的《互聯(lián)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guī)定》明確: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規(guī)范公眾賬號推薦訂閱關注機制,未經互聯(lián)網用戶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或者變相強制訂閱關注其他用戶公眾賬號。
金碑銀碑不如消費者的口碑。通過“強制關注”留下“粉絲”,其留存率會高到哪里去呢?對商家來說,應多思考如何帶給消費者更多便利,積極在服務和質量上做文章,才是“路轉粉”的正途。對消費者而言,要增強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意識,遇到個人信息被過度收集或不當使用,可以直接選擇投訴舉報。同時,市場監(jiān)管部門應對部分商家強制收集用戶信息的現(xiàn)象予以重視,督促和監(jiān)管商家在法律框架內行事,嚴格落實二維碼的使用識別標準,及時懲處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