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wěn)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以“總體”為關鍵、以“十個堅持”為核心要義的科學理論體系,是隨著中國特色國家安全實踐深入推進而不斷豐富發(fā)展的開放理論體系,蘊含著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深入學習和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具有重大意義。高校肩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所培養(yǎng)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維護社會主義制度。因此,將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高校的崇高使命和責任擔當,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任務。
一、加強國家安全教育,筑牢師生思想防線
作為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交融的前沿陣地,高校肩負著強化師生國家安全意識的重大責任,而深入學習和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則是其中的關鍵。總體國家安全觀涵蓋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等諸多領域,構建了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國家安全防護體系。它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為國家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是做好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則和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的根本保證。因此,高校應當積極采用多元化、互動性的教育方式深入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如定期舉辦國家安全知識講座、專題教育活動等,全面普及國家安全知識。在日常教學中,應將國家安全教育內容有機融入課程體系,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深入的課堂討論,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深遠意義和內涵精髓,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借助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激發(fā)學生對國家安全知識的興趣和熱情,有效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從而在師生心中構筑起堅不可摧的思想防線,共同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穩(wěn)定。
二、深化國家安全研究,為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作為國家科研和創(chuàng)新的核心力量,高校應依托其深厚的學術積淀和研究實力,在國家安全領域進行深入的探索與研究,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牢固樹立和認真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努力開創(chuàng)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堅實安全保障。因此,高校應積極組織專家學者聚焦“中國特色”“國家安全”等核心議題,聚力發(fā)揮理論優(yōu)勢、學科優(yōu)勢、人才優(yōu)勢,深化總體國家安全觀理論研究闡釋、宣傳普及,加快學科基礎設施和研究平臺建設,深入進行專題研討和課題研究,以科技創(chuàng)新引領國家安全學學科發(fā)展,推動產出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解決方案和策略建議。這些研究成果將為政府部門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我國的國家安全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論指導。同時,高校應積極拓展與研究機構的合作與交流,通過集思廣益、資源共享,共同推進國家安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為我國的國家安全事業(yè)注入更多的創(chuàng)新活力和智慧元素。
三、培養(yǎng)國家安全人才,夯實專業(yè)領域人才基礎
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高校應將培育具備國家安全意識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視為其核心使命。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指導下,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已拓展至多個領域,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和專業(yè)化,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安全領域對人才的需求。這就要求高校必須勇于創(chuàng)新,打破陳規(guī),著力構建國家安全學學科的基礎理論與架構體系,創(chuàng)建具有鮮明特色的國家安全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不斷創(chuàng)新國家安全學人才培養(yǎng)的教學方式方法、模式、機制、體制,以提升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和水平,夯實國家安全人才基礎。強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國家安全相關的實踐活動,以提升他們的實際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動對接有關單位和部門,加強政校企合作,尋求政策支持,爭取辦學資源,不斷擴大合作深度與廣度,改善國家安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所需的必要條件和資源環(huán)境,著力培育政治立場堅定、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對黨忠誠、具有家國情懷和犧牲奉獻精神的國家安全事業(yè)的可靠接班人和建設者,培養(yǎng)國家急需的具有系統(tǒng)思維和大安全格局的戰(zhàn)略型人才。
四、全方位強化國家安全意識,構建和諧穩(wěn)定校園環(huán)境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證人民安居樂業(yè),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高校的穩(wěn)定與和諧,對于整個社會的安定與進步具有重要影響。為了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校園環(huán)境,高校必須采取多元化策略,全面增強師生的國家安全意識。為此,首要之務是建立一套健全的校園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相關防范措施,為校園的安全與穩(wěn)定奠定堅實基礎。同時,積極構建一個安全、穩(wěn)定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為師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加強日常的校園安全巡查,著力排查風險隱患,確保能夠及時發(fā)現并妥善處理潛在的安全風險,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特別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心理健康,高校應提供及時、專業(yè)的心理疏導和必要的干預服務,引導學生健康生活,幫助學生有效應對各種心理壓力和困擾,從而避免因心理問題而導致的安全事故。在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新征程上,高校承載著重要的使命與擔當。通過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深化國家安全研究、培養(yǎng)國家安全人才以及全方位強化國家安全意識,高校正努力構建和諧穩(wěn)定的校園環(huán)境,為國家的長治久安貢獻力量。讓我們攜手并進,共同筑牢國家安全的銅墻鐵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駕護航。
(福建省委黨校第66期中青一班學員 三明學院魏麗娟)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