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流砥柱,肩負著歷史賦予的神圣使命與時代重托。于新時代,要在責任擔當上篤定前行、于作風建設上不懈奮進、從能力提升上狠下功夫,以“想為”的自覺、“勤為”的作風和“能為”的擔當,為民族復興偉業(yè)添磚加瓦、增光添彩。
執(zhí)“任重道遠,上下求索”之責為舵,揚起“想為”的理想風帆。責任是黨員干部的立身之本與事業(yè)發(fā)展的不竭動力。然而,當下部分黨員干部因動力缺失或安于現(xiàn)狀而碌碌無為、消極怠工。對此,要通過強化黨性教育與理想信念教育,喚醒他們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想人民所想、行人民所囑,時刻銘記“以百姓心為心”,將平凡崗位化作價值舞臺,沖破“不想為”的禁錮枷鎖。同時,要建立健全責任追究機制,嚴肅處理失職瀆職行為,形成嚴密且強效的責任約束網絡,讓“想為”成為自覺,引領黨員干部在時代浪潮中奮勇前行。
擎“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之態(tài)為帆,開啟“勤為”的實干航程。倘若說“不想為”是思想意識層面的沉疴痼疾,那么“不作為”則是這種消極心態(tài)在實際行為中的直觀映射。部分黨員干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與新挑戰(zhàn),不思、不求、不問,躺平擺爛,推諉扯皮。要實現(xiàn)“善為”,必須從作風建設入手,整治“不作為”現(xiàn)象。黨員干部必須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樹立新風正氣,通過專題教育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與事業(yè)觀,增強服務意識和群眾觀念。此外,還需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監(jiān)督機制,嚴懲“不作為”,讓“懶政怠政”無所遁形。同時,大力表彰先進,營造“有為才有位”的氛圍,激勵黨員干部勤勉為民、不懈奮斗。
持“知不足而后進,望山遠而力行”之能為槳,激蕩“能為”的奮進波濤。能力是黨員干部履行服務的基石。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干部能力建設,提出增強“八項本領”、提高“七種能力”等要求。但仍有部分黨員干部因能力不足陷入“不能為”的困境。為此,要持續(xù)加強黨員干部能力建設,全方位提升其政治素質、業(yè)務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學習熱情,不斷汲取新知識、新技能,勇于在“艱、難、險、苦”中練就“能干事、干成事”的真本領,以“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之心,做精準掌握政策的“行家里手”、能打硬仗的“攻堅能手”、堪當表率的“標兵旗手”。(郭卜文)
(中國西藏新聞網所登載該網評文章僅為分享交流經驗目的,屬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本網觀點。)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