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小鎮(zhèn)的慢詩意
去看睡美人
一路的疾馳,讓我神清氣爽,心也隨著公路的起伏而起伏。當車行駛至岡巴拉雪山,我的思緒收了回來。遠看岡巴拉雪山銀裝素裹,一邊懸崖、一邊山巒的山路讓我間隙屏住呼吸。欣喜的是山頂的“羊卓雍湖”為我們壓驚了。
作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天鵝池”,碧藍的湖水映照著雪峰,彎彎的湖岸延伸進山巒,一顆藍藍的大鉆就這樣被鑲嵌在群山,這又是哪一個神仙的“瑤池”?
其實遠遠細看,這是一個臥在群山間穿著藍色綢緞的睡美人,與世無爭、恬靜自然;以藍天為帳篷,以雪山為臥床,以冰川為守衛(wèi),以花草為臥枕,以白云為長發(fā),就這樣無憂無慮地睡著,夢著……我們一行,也是輕手輕腳,生怕驚醒這婀娜多姿的睡美人。我相信朋友的說法:你有多少時光,她就有多少風情。
走出羊湖,跨越了斯密拉山口,前行不久就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冰川雪層的消融,形成多姿多樣的卡若拉冰塔林,而消融的冰雪就是冰川化為的淚珠,原來她在哭。這又讓我把她跟美人聯(lián)系了起來,沒錯,這就是一個冰美人啊。
一空如洗的天空下是晶瑩剔亮的身段,以巍峨壯觀的身姿,佇立在白云飄渺的高原;任憑路人來來往往,她依然一副冰冷的容顏,冷到即便身上的灰塵,也懶得除去,經歲月的雕塑終成為大自然的藝術品。
感受“菩提塔”
作為藏傳佛教典型的佛寺,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塔寺相扣”的建筑物。跟著游客,走進了位于措飲大殿西側的十萬佛塔,寺里的僧人告訴我們,此塔正名是“菩提塔”,我不由自主地雙手合十。金字塔結構的塔身下大上小,下面塔身上面?zhèn)闵w,頂部還有寶瓶跟寶珠。殿堂內是眾佛眾僧的蕓蕓眾相,壁畫十余萬,佛像上千尊,“十萬佛塔”不愧盛名。
日喀則沐浴夕陽
晴朗遙遠的天際,搖搖欲墜的夕陽,橙色的光芒侵染了遠處的雪山、近處的郭舍。漫步在夕陽下,雪山、原野、湖泊、郭舍被夕陽的余暉所鋪蓋;仿佛佛光普照、大地生輝,而我好像專程往這里來思索人生的。
久違的感覺讓我顧不上吃飯,我堅持在外面踱步先感受夕陽余暉的沐浴,以洗滌旅途的勞累、世俗的羈絆。
夕陽的余暉是滿眼的橙色,一點也沒有給我“斷腸人在天涯”的感覺,相反讓我聯(lián)想起金色的秋季、黃橙橙的果實。伴著橙汁,在這渾然天成的顏色中我如癡如醉的飲著。這樣的感覺是人生最美好的符號,此情此景讓我認為人生就該是橙色的,燦燦的、甜甜的……
相信多年后,我依然記得日喀則的第一印象給我如此的感慨,也會慶幸在這片雄鷹凱旋的神奇土地,留下了我的足跡……
扎什倫布寺接受洗禮
依山而建,背附高山,從不遠處我就看到了壯觀的殿宇群落,金色的塔頂在陽光下燦燦發(fā)光,給人暖暖的感覺。
踏進正門,最大的措欽大殿呈現(xiàn)在眼前,寬大的經堂,班禪的寶座,讓人馬上安神下來。香爐、紫煙,貢臺、油盞,在一片隨和寧靜中裊裊撲騰。徑直走往后面的殿堂,如來殿居中,彌勒殿在西,度母殿在東。高大的如來金銅像,給人佛法無邊的感覺;而西側彌勒殿的強巴佛則更加高大,銅佛坐像、琥珀、珊瑚、鉆石、珠寶再加上四周墻壁上以紅色為背景的上千個強巴佛金粉畫像,使這里金碧輝煌、流光溢彩。還有其他很多的靈塔跟殿堂,都以橙色的基調呈現(xiàn)著佛光普度。
一個個朝拜的信徒,一雙雙虔誠的眼神,讓我相信了佛就在身邊。寺院建物、墻壁繪畫、僧人的服飾及珠光寶氣的法器,又給我夕陽顏色的幻覺,從而讓我徹底改變日喀則只有綠色的看法,原來橙色才是這里的主題。給人溫馨,讓人暖和,讓冰冷的心溫暖起來,讓熾熱的心又寧靜下來,也許這就是寺院佛光對我的洗禮吧。
橙色的世界
拉孜溫泉洗去一路風塵
在扎什倫布寺經過佛光的洗禮,我們一行踏上了拉孜縣。一路連綿起伏高山,在一片祥和中演繹著它們的地老天荒。隨著車子的顛簸,輾轉拉孜縣城,嫩綠的森林被越拉越近,小河延伸的遠處是白霧騰騰,我知道我們已接近拉孜溫泉。
車子停在一個村莊的路口,兩個藏族的小朋友馬上跑了過來,紅撲撲的臉膛上是天真的笑容,那么自然,那么無邪,我按下快門,捕捉了這一少有的真誠。
立刻趕往溫泉,白騰騰的霧氣,綠油油的田野,叮咚咚的小河清澈見底;感覺行走在如此詩境畫意的小路,身心隨著騰霧也縹緲起來。
很快,我們便進入了一個大點的露天溫泉。強大的浮力,溫熱的泉水,滲透了全身,旅途的勞累、附帶的灰塵,被清澈的溫泉一洗而去。閉著眼睛,呼吸著大自然最純凈的空氣,真想一直這樣悠哉游哉下去,全身的舒適和溫泉的浮力讓我想不輕飄都好難。據說此溫泉可治療胃病、腎病、皮膚病、關節(jié)炎等雜癥,我雖然沒有治病的初衷,但知道這些后,我更加來了興致。回去的路上,輕健的步伐,讓我有種跳躍的沖動,同行的朋友開玩笑說我是老小孩……
亞東了卻我們的意猶未盡
回到拉孜縣城后,簡單地購物。泡溫泉后的那種意猶未盡使我們決定趕往亞東。因為在亞東有“天下第二隱修地”的康布溫泉,是名聲遠揚的世界藥王泉。
沿著康亞公路一陣疾馳,輾轉帕里鎮(zhèn)后車子最終駛進了亞東康布鄉(xiāng)康布村。徒步前往,路旁茂密的森林、艷麗的經幡一直延伸到霧氣騰騰的溫泉區(qū)。聽說多個泉眼各自都有著好美麗的名字,而且都還有著不俗的故事,比如老鷹池:一只折翅的老鷹掉進溫泉,竟然痊愈,沖天而起。
我們進了西邊的一個池子,泉水“咕嘟咕嘟”地冒著一個個大泡,給人癢酥酥的舒適感,傳說這是菩薩洗浴時手捻的佛珠斷線在撒滾。
艷陽高照,微風徐徐,抬頭看到白色的哈達和彩色的經旗,恣意的飄起又飄落,閉上眼睛,感受著這賽神仙的夢境。
醉在多慶錯
從池子出來,回到經過的“多慶錯”湖泊,其實自打一聽到“多慶湖”這名字,我就想去,不知道它到底有多么“多情”?詩詞般的名字,驅使著我們靠近她,擁抱她。
將近傍晚,終于尋覓到了這片高原上少為人知的多情幻境。雪山環(huán)抱,蔥郁相連,碧藍的湖水跟天空一色,白色的沙灘跟云朵一色,略帶紅色的草地中是顯得和藹可親的大片格桑花,峻峭山峰下的多慶錯顯得寧靜而又祥和,晚風吹來翻起了微微余波,卻沒有任何一點聲響。
夜,寂靜下來,多慶錯更加寂靜,我的心醉在月亮星空下晚風徐徐的多慶錯了……日喀則之行在腦海放著電影,橙色的世界里我終于知道了這個藏語意為“最好的莊園”它到底有多好了……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