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男女无遮挡拍拍视频_曰韩av无码一本二本三本_亚洲中文字幕久爱亚洲伊人_国产午夜激情视频

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林芝

林芝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綜述: “非遺”花開映“江南”

2018年03月09日 11:02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    
分享到:    

luyj813.jpg

圖為金東鄉(xiāng)的群眾穿著金東牧民服飾參加

林芝市朗縣金東牧民服飾是當?shù)匚幕彤數(shù)孛袼椎耐昝勒宫F(xiàn),該服飾原材料是由獸皮或牲畜皮手工制作而成,由帽子、衣服、褲子和鞋子組成,帽子稱之為“鍋夏”,衣服稱之為“堆巴”,褲子稱之為“貝秀”,鞋子稱之為“娘嘎羌鞋”,金東群眾通過金東牧民服飾制作技藝這一載體表達了對文成公主的懷念,也是藏漢民族團結的見證。

luyj811.jpg

圖為南伊鄉(xiāng)小學的學生們表演“加英”舞蹈。本報記者 潘璐 攝

“加英”是珞巴族最古老的一種歌體,具有固定的格律,在珞巴族中流傳甚廣。

luyj810.jpg

圖為珞巴族婦女在演示自治區(qū)級“非遺”項目——珞巴織布技藝。 本報記者 潘璐 攝

米林的工布畢秀制作技藝,波密的波卓、波央,工布江達太昭村的氆氌紡織技藝、僜人手抓飯烹飪技藝……

這些豐富多樣、具有濃郁工布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越來越被人熟知;這些歷史的沉淀、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也讓大眾近距離感受到了工布文化的迷人魅力。

這一切,得益于林芝市在更大范圍內、更深層次上展開的保護工作。2017年,林芝市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fā)展”的指導方針,堅持在建立健全符合林芝實際、具有工布特點的保護機制上做文章,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形成合力上下功夫,積極推動“非遺”保護傳承,不斷增強“非遺”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各項工作成效顯著。

積極申報“非遺”相關項目

2017年,林芝市文化局在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基礎上,通過組織申報、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等環(huán)節(jié),擬選定了工布江達縣柏榭、米林丹娘鐵器制作技藝、墨脫門巴竹編制作技藝等共18個項目甄選為第五批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中工布江達縣3項、巴宜區(qū)2項、米林縣3項、波密縣3項、察隅縣3項、朗縣2項、墨脫縣2項,經林芝市政府推薦申報,目前18個項目申報書已寄送至自治區(qū)文化廳。

“非遺”保護,資金和人才培養(yǎng)都是關鍵。為此,林芝市提前完成了2017年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30萬元的申報工作,完成了2017年度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共計240萬元的申報工作。此外,還推薦了米林工布畢秀制作技藝傳承人巴魯、工布江達錯高梗舞巴珠、波密波央傳承人央宗等3名自治區(qū)級傳承人參加自治區(qū)第二屆“十佳傳承人”評選表彰活動;推薦了1名自治區(qū)級傳承人參加自治區(qū)第二屆工藝美術大師的評選工作;推薦了2名傳承人參加自治區(qū)第一期藏族傳統(tǒng)雕塑傳承人群普及培訓班,推薦2名傳承人參加2017中國“非遺”年度人物評選,選派3名縣級傳承人參加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系列培訓(陶瓷手工成型類),提升林芝市“非遺”傳承人群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審美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目前,掌握米林工布畢秀制作技藝的自治區(qū)級“非遺”傳承人巴魯已獲得全國“非遺”年度人物稱號。

大力開展“非遺日”宣傳活動

從2017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我國的“文化與自然遺產日”,這是一個旨在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的節(jié)日。2017年,林芝市緊緊抓住這一契機,大力開展相關活動,增強了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在首個“文化與自然遺產日”活動期間,由林芝市文廣局主辦、林芝市民族藝術團承辦的“‘非遺’保護——傳承發(fā)展的生動實踐”宣傳活動在廈門廣場舉行,通過懸掛條幅、擺放展臺、“非遺”歌舞專題演出等形式進行了大力宣傳。此次活動,共發(fā)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音像視頻資料1000余份,參與群眾達2000余人次。

2017年“文化與自然遺產日”的宣傳主題為“加強文化遺產日,振興傳統(tǒng)工藝”。為進一步提升朗縣群眾對“文化與自然遺產日”的關注度,提高全社會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朗縣光明吉祥公園積極開展2017年文化遺產保護宣傳活動,通過發(fā)放《西藏自治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試行)》等宣傳資料與實物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展現(xiàn)了該縣豐富的文化遺產,如朋仁曲德寺藏香、文成公主歌謠系列文集、馬包、朗縣現(xiàn)存文物檔案等多種著名文化遺產,眾多群眾來到活動現(xiàn)場閱覽宣傳資料和實物展示,活動期間共發(fā)放各類宣傳資料165余份,180多名群眾來到活動現(xiàn)場。此次宣傳活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宣傳氛圍,弘揚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民族文化,為進一步宣傳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做好“非遺”項目傳承發(fā)展工作

文化,有傳承才能有發(fā)展,沒有傳承就是無源之水。

“非遺”瑰寶的發(fā)揚光大,離不開宣傳推廣、互動體驗、展示展演。

今年以來,林芝市及各縣區(qū)適時、及時組織各類文化活動,讓“非遺”項目在傳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傳承。

配合林芝市人大常委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及《西藏自治區(qū)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辦法》在林芝市的貫徹實施情況進行了實地執(zhí)法檢查,掌握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切實改進和加強林芝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在“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期間,為進一步保護本土文化、提升本地民俗歌曲的影響力、提高本地青年民俗歌手的知名度,波密縣在廣東省援藏工作組的資助下,成功舉辦踐行“四講四愛·番波蜜韻”民俗歌曲大賽,還邀請了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中央電視臺特約演員、歌唱家、作曲家、聲樂教育家寧林,林芝市八一中學音樂中教高級教師平措白珍,波密縣中學音樂教師扎西擔任評委,通過前期下發(fā)文件,電視臺播放、微信公眾號等宣傳形式和大量的準備工作,全縣積極踴躍報名參賽的選手共有43名。經過激烈的角逐和評委公正的打分,比賽決出了金聲獎1名、銀聲獎2名、銅聲獎3名、美聲獎8名,不僅使該縣的一些民俗歌手脫穎而出,還保護和挖掘了波密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成果非常喜人。

波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豐富,除了舉辦歌唱比賽傳承文化外,2017年,該縣還召開了文化工作會議暨“文物、“非遺”、新聞”知識培訓會,邀請到了北京中科院建筑設計研究所、規(guī)劃師、設計師、畫家張曉飛講授了文化理論課,培訓內容包括文化理論課、攝影、攝像、新聞稿寫作、衛(wèi)星接收器維修以及如何開展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工作和文物“非遺”工作。短短兩天的培訓,使該縣廣大文化工作者深刻地認識到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堅定了文化工作者的理想信念,增強了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文化穩(wěn)民的信心和決心,調動了今后工作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新時代青年傳承和發(fā)揚文化遺產的熱情。

責任編輯:索朗扎西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