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化瑰寶再放異彩
——浪卡子縣保護和發(fā)展“曲括子巴藏戲”小記
本網訊啊(記者 巴桑旺姆)“曲括子巴藏戲”大概產生于1488年左右,歷史悠久。1959年起,由于各種原因,“曲括子巴藏戲”被迫停演,直到1983年,“曲括子巴藏戲”從曲括子寺逐漸傳入民間,并在相達村成立了“曲括子巴藏戲”隊,該藏戲演出持續(xù)到1999年,但又再一次停滯不前,面臨失傳。
這讓作為戲迷的旦增洛追十分著急,因為他的父親曾是藏戲隊的戲師,當他看到藏戲老戲師們相繼去世,“曲括子巴藏戲”隊只剩下6名演員時,他便下定決心一定要憑著自己對藏戲的了解,主動挑起搶救保護“曲括子巴藏戲”的擔子。
旦增洛追把自己的想法及時跟鎮(zhèn)、村領導進行了溝通,又去走訪縣里,縣政府得知情況后非常支持旦增洛追,高度重視此項工作。2009年,在旦增洛追和浪卡子縣文化局的共同努力下,從國家電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爭取到9萬元資金,從縣政府爭取到3萬元資金,利用這些資金,旦增洛追在原來6名老演員的基礎上,從相達村富余勞動力特別是貧困家庭中招收了15名新演員,組建了“曲括子巴藏戲”隊。同年,在浪卡子縣的努力下,“曲括子巴藏戲”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旦增洛追被確定為第二批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曲括子巴藏戲”迎來發(fā)展的春天。
經過幾年的發(fā)展,該藏戲隊演員由原來的6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27人,成為活躍在基層文藝舞臺的一支新生力量。近年來,“曲括子巴藏戲”隊在政府的保護和旦增洛追的帶領下,隊員們利用牧閑時間積極排練藏戲劇目,努力培養(yǎng)后繼人才,使頗具盛譽的“曲括子巴藏戲”實現(xiàn)了一次次“蛻變”。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現(xiàn)在,該藏戲隊已能完整地表演“曲杰羅桑”、“卓瓦桑姆”、“智美更旦”、“郎薩文波”等4個傳統(tǒng)藏戲劇目。
近年來,“曲括子巴藏戲”隊共演出205場次,創(chuàng)收5萬余元,并參加了全區(qū)第二屆藏戲大賽,摘得亞軍。旦增洛追激動地說:“感謝政府對‘曲括子巴藏戲’的保護,我作為傳承人一定會保護和發(fā)揚好這個文化瑰寶?!?/p>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