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男女无遮挡拍拍视频_曰韩av无码一本二本三本_亚洲中文字幕久爱亚洲伊人_国产午夜激情视频

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教育文化 > 人才就業(yè)

白朗縣農牧技術推廣中心:群眾“鍍金”的農業(yè)大學

2015年03月21日 11:22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西藏日報》    記者 記者 巴喬
分享到:    

    近年來,白朗縣農牧技術推廣中心緊緊圍繞農牧業(yè)結構調整和發(fā)展特色農牧經濟這條主線,以增加農牧民收入和良種良法技術組裝及集成為重點,現代農牧業(yè)實用技術推廣向縱深發(fā)展,一批現代農牧業(yè)實用技術在生產中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開展蔬菜技術培訓,加快技術推廣普及。白朗縣農牧技術推廣中心始終遵循“技術本地化”原則,早期在全縣農牧民中挑選了5名技術過硬的本地種植戶,聘請為蔬菜技術特派員,下派到各個鄉(xiāng)鎮(zhèn),通過開展知識講座、集中培訓和面上指導工作,為群眾指導種植技術,培育當地的農牧民技術人員。其次,通過共建新農村示范縣項目,同自治區(qū)農科院簽訂了5年共建培訓計劃,從2008年起,自治區(qū)農科院每年將為白朗縣免費培訓20名技術骨干;該縣先后邀請區(qū)地兩級專家開展食品安全和標準化生產知識講座25次,完成集中培訓4600余人次,完成面上指導8000人次,為實現蔬菜種植“技術大眾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開展新品種和新技術引進試驗,促進技術更新換代。為了篩選良種,白朗縣進行了引種試驗,科技示范基地針對8種蔬菜進行了引種試驗,篩選出11種適應性較強的品種;為了提高種苗質量和成活率,引進了“工廠化育苗”技術。通過一段時間的試驗,工廠化育苗效果明顯,不僅提高了種苗質量,減少了苗期土傳病菌的發(fā)病率,而且對標準化基地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近3年來,共完成了機質育苗50余萬株,全部免費提供給了各個示范基地;為了解決西瓜甜度問題,開展了西瓜種植技術改進。通過篩選品種、增施有機肥、加施微肥、控制灌水、打杈整枝等技術改進措施,提高了西瓜的甜度,有效地扭轉了消費者對白朗西瓜的印象。

    2010年9月,白朗縣從濟南試驗性地引進了3棚草莓種苗在示范園區(qū)試種,通過對濟南和拉薩草莓種植技術和經驗的考察研究學習,初步攻克了該縣草莓種植的技術難題,目前該縣草莓長勢喜人。2010年11月,該縣又從濟南引進了大棚果樹和花卉,重點進行溫室水果類的引種試驗。試種成功后,將實現本土化育苗并逐步在群眾中開始推廣種植。

    通過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培訓,白朗縣農戶蔬菜種植技術有了明顯提高,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如今,在蔬菜技術推廣上,初步形成了白朗蔬菜縣、鄉(xiāng)、村三級技術推廣體系,逐步實現種植技術“大眾化、本地化”。

    在實施農業(yè)標準化生產,建立蔬菜生產示范基地方面,該縣在全縣共指導建設蔬菜標準化示范村25個,通過示范村建設,所涉及到的村在蔬菜種植技術和規(guī)范化操作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增收方面,各示范村單棚平均收入相比以往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以25米單棚相比,各示范村單棚年收入從2000—2500元左右,提高到3500—4500元左右,部分農戶收入超過5500元以上;以每畝產值計算,實現畝產11550元到14850元左右。

    經過幾年的發(fā)展,白朗蔬菜的形象和知名度得到不斷提高,“白朗蔬菜”和“白朗西瓜”品牌影響力日益提升。以誠信、優(yōu)質、安全、綠色為根本,白朗的蔬菜生產實現了“山東有壽光,西藏有白朗”的目標。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