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2016年中國研究生招生考試在全國開考。圖為考生步入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qū)崇文中學考點。孫文潭 攝 視覺中國供圖
26日6時30分,在江蘇南京,21歲的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學生慧晶伴隨著鬧鐘的響聲迅速起床,再次檢查了一遍文具和準考證,收拾好書包,緊張地走向考場。
當天,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拉開帷幕。教育部25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本次考試報考人數達177萬,比2015年增長7%。這是繼2014和2015年連續(xù)兩年下降后,考研人數首次出現的明顯反彈。
報名人數止跌反彈 錄取分數持續(xù)走低
中國教育在線發(fā)布的《2016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顯示,部分省市的研究生報名人數甚至出現兩位數增長,其中,遼寧和江蘇分別增長11.7%和11.12%,北京和河北的報名人數增長也分別達到6.8%和8.4%。
而在2014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從176萬下降至172萬,到2015年再減少至164.9萬人。
專家認為,考研的“火爆”之勢歸結于當前經濟增長乏力、就業(yè)形勢嚴峻的現實?!案咝.厴I(yè)生人數屢創(chuàng)新高,年年遭遇最難就業(yè)季,薪酬待遇和自己期待的差距過大,都促使考研隊伍不斷壯大?!敝袊逃诰€總編輯陳志文說。
然而,報名人數大幅增長并不意味著競爭變得更加激烈。據統(tǒng)計,近年來,超過七成學科的錄取分數線持續(xù)走低。
2011年至2015年,學術型碩士各學科門類中,經濟學、管理學、醫(yī)學、法學等學科的錄取分數線總分,均處于持續(xù)降低的趨勢。除了總分外,每個學科門類的單科錄取分數線也在不斷下滑。根據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學術型學位類)》可以看到,大約70%的學科門類單科分數線僅為30多分(滿分為100)。
“推免生”成了“香餑餑” 名校更看重實際水平
隨著2014年全面放開“推免生”限制,保送生、推免生成為名校追逐的對象。記者從《2016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中看到,以2016年復旦大學為例,2016年擬錄取推薦免試畢業(yè)生達1518人,占到總招生規(guī)模的41%,2015年與2014年分別占比37.37%和32.22%。
有專家表示,這是因為推免生“整體底子好,能力強”,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學校對以分數為核心的現有錄取制度的不滿意。清華大學一位在讀研究生告訴記者,“推免生”都是“根紅苗正”。很多人本科就在本校學習,老師對他們知根知底,從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和校園文化等各方面,都能最快適應研究生學習。已經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的大四學生周資貴說:“今年我們法學院接收校內外推免生30人,而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進來的只有6個人?!?/p>
“推免生目前采取成績加綜合表現的衡量機制,并且在各校信息公示,從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是比較可信的,生源質量也是可控的?!标愔疚谋硎?,一方面,“推免生”制度加劇了研究生招生的馬太效應,加劇了重點院校和一些地方院校在招生質量上的“分水嶺”;另一方面,“分數”加“素質”的選拔模式也進一步加速了我國的研究生制度改革。
就業(yè)形勢嚴峻 考研基于現實
統(tǒng)計表明:2015年城鎮(zhèn)新成長勞動力大約有15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yè)生749萬。“史上最難就業(yè)季”的延續(xù),已經成為高校畢業(yè)生無從回避的挑戰(zhàn)。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調查平臺收集數據統(tǒng)計,在37665人的調查群體中,有43%的考研群體因“增加就業(yè)競爭力、提升畢業(yè)后薪水”而選擇考研,暫時不想就業(yè)、逃避步入社會而選擇考研的人群占13%。
但是,這些學生用學費、時間、精力換來的一紙文憑,真的能在就業(yè)市場上獲得更好的報酬和職位嗎?
“本科畢業(yè)時趕上金融危機,找到的工作都不理想,最高薪酬也就3500元左右。后來我辭職在家備考了半年多,考到北京讀研,但現在工作仍很難找?!奔磳闹袊鴤髅酱髮W畢業(yè)的小昕認為,名校的學歷與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不完全畫等號,而且,在北京面臨的就業(yè)競爭更加激烈。
“將考研當成逃避就業(yè)的避風港是不現實的?!标愔疚恼f,“比起學歷,用人單位更加看重的,是3年踏踏實實的工作經歷和實際工作能力?!?/p>
有專家指出,從目前碩士研究生報考專業(yè)的分布情況看,前十大報考熱門專業(yè)中社科類占據較大比重,僅管理學和經濟學就占據約70%。這也表明了很多人以考研為“跳板”的真實想法。新華網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施雨岑、吳晶、許祖華)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