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男女无遮挡拍拍视频_曰韩av无码一本二本三本_亚洲中文字幕久爱亚洲伊人_国产午夜激情视频

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 > 新聞 > 西藏要聞

“古突”夜的溫暖回響

2025年02月28日 09:32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    
分享到:

那曲市索縣如囊村巴措一家在吃“古突”。通訊員 益西卓嘎 記者 萬靖 攝

阿里地區(qū)福利院“古突”夜活動現(xiàn)場。記者 永青 達珍 攝

“古突”飄香吉瑞來。27日,是藏歷木蛇年臘月二十九“古突”夜,作為藏歷新年的重要前奏,西藏各地洋溢著辭舊迎新的喜慶氛圍,人們以不同方式迎接“古突”夜,享受溫馨與團圓,共度佳節(jié)。

拉薩:

新年新氣象,在萬家燈火、團圓歡聚的時刻,消防指戰(zhàn)員們巡邏在街頭巷尾,成為一道獨特且亮眼的風景。

“今晚是藏歷新年‘古突’夜,防火處突任務重,大家要比平時更認真負責,確保老百姓過一個祥和、幸福的新年?!?7日晚,拉薩市城關(guān)區(qū)消防救援大隊康昂多南路消防救援站的指戰(zhàn)員們又要開始當天的巡邏,出發(fā)前,政治指導員陳磊再三叮囑。

指戰(zhàn)員們無數(shù)次用腳步丈量過的街道,今晚燈火輝煌。巡邏結(jié)束時已經(jīng)凌晨2點左右,大家圍在一起,做起了“古突”,一碗“古突”吃下去,溫暖悄然爬上心頭。

日喀則:

“古突”夜,在日喀則市定日縣措果鄉(xiāng)野江村災區(qū)過渡安置點內(nèi),板房外寒風凜冽,屋內(nèi)卻滿是暖意融融。

60歲的多吉大爺放牧歸來,推開家門,“古突”的香氣瞬間將疲憊驅(qū)散?!岸嫉烬R啦,吃‘古突’嘍!”大兒子格桑多吉一邊招呼,一邊給家人盛上“古突”。房間里,歡聲笑語不斷,處處充滿溫情。

“這場災難太不容易,在黨和政府的關(guān)懷下,這個‘古突’夜,暖進了我們心里。往后日子肯定越過越好!”格桑多吉感慨道。

這個“古突”夜,不只是傳統(tǒng)儀式,更凝聚著人心,彰顯出災區(qū)群眾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心。

山南:

藏歷新年“古突”夜這天,隆子縣籌劃的“走進雪域邊陲 體驗藏歷新年”主題活動,首次采用包機方式,讓各地游客便捷飛抵。

旅游團前往斗玉感受珞巴風情,到玉麥和扎日欣賞雪山、森林等自然風光,還與當?shù)厝罕娨黄鹬谱鳌肮磐弧?,體驗“打牛角”“射箭”等傳統(tǒng)競技。

當晚7時許,旅游團翻越日拉雪山抵達玉麥,一下車就被群眾的熱情包圍。成都游客張先生說,2016年他到過拉薩周邊,一直對西藏念念不忘,這次報團主要目的是體驗藏歷新年。雖暈車不適,但玉麥美景讓他忘了疲憊,和群眾一起過新年、吃“古突”,感覺不虛此行。

昌都:

2014年7月,曲珍從林芝來到昌都市芒康縣朱巴龍鄉(xiāng)工作。幸運的是,在這里她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在朱巴龍鄉(xiāng)土生土長的仁青多吉。兩人相識相戀兩年后便領(lǐng)了結(jié)婚證。當記者問到曲珍已經(jīng)幾年沒有回老家過藏歷新年時,她眼眶泛紅,告訴記者:“因為工作原因,已經(jīng)兩年沒有回家陪阿爸阿媽過年了。”

雖然有些遺憾,但也有幸運之處。曲珍說:“幸運的是,老公和孩子跟我在一起,婆家離得也非常近。”談論間,“古突”做好了,她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朱巴龍鄉(xiāng)的‘古突’做法和我們老家大體相同,不同的是,他們的‘古突’里會包東西,有小麥、青稞,還有對家的濃濃思念?!?/p>

那曲:

那曲市索縣西昌鄉(xiāng)如囊村,巴措的家中燈火通明,滿是歡樂。全家四代人身著精美的民族服飾,圍在一起準備象征團圓祈福的“古突”。桌上擺滿了酸奶、人參果等牧區(qū)特色美食。巴措的兒子趁著“古突”還未出鍋,和同學視頻分享節(jié)日的喜悅。

隨著熱氣騰騰的“古突”出鍋后,巴措介紹,里面加入了羊毛、鹽、牛糞等特殊食材,吃到羊毛寓意善良,吃到鹽的會被調(diào)侃說話“咸”澀,吃到牛糞象征著來年富足。家人們不時因吃到的特殊食材而歡笑打趣,其樂融融。巴措92歲的母親看著這一幕,臉上掛滿了幸福的笑容。

阿里:

27日,阿里地區(qū)福利院張燈結(jié)彩,處處洋溢著藏歷新年的喜慶與溫馨。為讓大家感受到家的溫暖和節(jié)日的歡樂,工作人員精心籌備“古突”盛宴。

后廚里,廚師們忙碌地切菜、洗菜、揉面團,把人參果、葡萄干等9種食材下鍋熬煮,還準備了寫著“太陽”“長壽”“小氣”等藏文的紙條,代表不同的寓意,包進面團。福利院工作人員次仁加措感慨道:“今年是我陪伴小朋友們過的第9個藏歷新年。今晚的‘古突’宴只是個開始,接下來幾天,我們還策劃了豐富多彩的藏歷新年活動,希望孩子們能開開心心過年,也祝愿他們在新的一年健康茁壯地成長?!?/p>

傍晚,老人和孩子們早早來到食堂,工作人員貼心地盛上“古突”。大家邊吃邊分享抽到的紙條,“我抽到太陽!”“我抽到羊毛,聽說代表溫柔!”歡聲笑語回蕩在整個食堂。

(記者 王香香 旦增嘎瓦 扎西頓珠 孫開遠 武沛濤 董國峰 平措郎加 萬靖 永青 達珍 洛桑旦增 通訊員 益西卓嘎)

責任編輯:羅宗    

相關(guān)閱讀

    關(guān)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