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2日訊(特派記者舒筱)“牛爸,我要跟你拍照!” 5月31日,在拉薩市塔瑪村禮堂里,劉文全被藏族學生們團團圍住,大家爭搶著要和他合影。58歲的劉文全是拉薩實驗小學東城分校最受學生喜愛的漢語老師,當天的“慶六一”活動上,穿著漂亮藏服的孩子們擁住他合影,個個笑成花。
拉薩市實驗小學東城分校三年級(13)班的藏族學生非常喜歡劉文全,總是喊他“牛爸”。特派記者彭年 攝
劉文全援藏一年4個月了。5月7日,因獨自在家生活的妻子意外扭傷引發(fā)腰病,他把妻子從武漢接到拉薩照顧,大家傳頌他“既是位好老師,也是個好丈夫”,妻子在他的悉心照顧下正逐漸康復。
53名藏族學生的課,劉文全一天沒耽誤;他厚積薄發(fā)創(chuàng)新的“小種子日記”在全校各班級播種開來,還登上了《西藏新聞聯(lián)播》……
在雪域高原,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劉文全寫下了教師生涯最輝煌的篇章。
在學生自由朗讀時,劉文全則在班上來回走動,俯身彎腰去檢查學生的發(fā)音是否準確。特派記者彭年 攝
曾經(jīng)的”施瓦辛格“現(xiàn)在是藏族孩子們的”牛爸“
5月16日上午10點,拉薩實驗小學東城分校三年級(13)班,53名藏族學生穿著藏服佩戴著紅領(lǐng)巾,正聽劉文全老師講語文課《我不能失信》。
“請先自由朗誦課文,再舉手告訴我這篇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即使在高原,劉文全講課也不用麥,他身材健壯聲音洪亮,在武漢被譽為”華師附小的施瓦辛格“。隨著他一聲“令下”,學生們馬上立起課本,調(diào)整坐姿,放聲朗讀。
劉文全在班上來回走動,俯身檢查學生的發(fā)音是否準確,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朗讀結(jié)束,數(shù)十雙小手高高舉起,不管誰來回答,劉文全都會走到學生的面前,做出“請”的手勢:“請你來說說?!贝龑W生回答完畢,他彎下腰輕拍學生肩膀,表揚他的積極。
在低壓、低氧的雪域高原,上這樣的一節(jié)課不容易,而劉文全當天上了5節(jié)。
下了課,孩子們圍住他,不時有學生開心地叫他“牛爸”,他幽默地點贊:發(fā)音標準!
去年2月,拉薩實驗小學校長馮興娟第一次見到劉文全就印象深刻:他一身運動裝,戴著鴨舌帽,騎著自行車,充滿精神氣?!氨緛頁乃哪挲g,想給他安排些輕松的工作,但他說‘我不是來養(yǎng)老的’,讓我們感動?!?/span>
劉文全干的活兒真不少,從語文老師、書法老師、開主持人課,到開講座、參與評課和校園文化建設(shè)……老師們敬他“牛哥”,學生們叫他“牛爸”,大家看到“他發(fā)自內(nèi)心享受著這份忙碌”。
在海拔3700米的高原上課是件極費體力的事情,劉文全總是激情飽滿。特派記者彭年 攝
在高原創(chuàng)新“小種子日記”4000多學生同步使用
劉文全的辦公桌上,碼著一摞摞《小種子成長日記》,如同彩色繪本的小冊子,每一冊上都有“書號”“編著”等信息,翻開一看里面全是學生成長日記。
“米拉山的隧道”“奶奶出院”“找偷看日記的人”“我生氣的時候”……長江日報記者翻閱了幾本日記,題材豐富,描寫生動,配上充滿童趣的彩繪圖,好讀好看。每一篇文尾,都有劉文全認真批改的痕跡,格式、標點符號、錯別字他會放大標注提醒,寫得好的他不吝稱贊:“有味兒”“棒極了!”《小種子成長日記》成了劉文全和學生們的“心靈橋”,他說:“讀孩子們的文章就像參與了他們的生活,每周都會有驚喜?!?/span>
去年剛接班時,已經(jīng)二年級的藏族學生,很多連一句漢語句子都寫不順,平時考試中漢語習作分數(shù)占比偏小,讓藏族班學生對漢語習作普遍不重視,對寫作也不自信。
劉文全開發(fā)了系統(tǒng)、專業(yè)、趣味的繪本寫作課程,從一張A4紙開始,孩子們踏上“小種子”的成長之旅。劉文全鼓勵學生“留心身邊事”,寫作從觀察開始,堅持“每周一記”“每周一畫”。
《小種子成長日記》在班級上線后,孩子們的寫作天賦、繪畫能力被充分激發(fā),豐富多彩的童年時光躍然紙上。
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劉文全會細心聆聽和講解。特派記者彭年 攝
然而,同學們的“小種子”都在生根發(fā)芽時,也有學生出現(xiàn)“掉隊”的現(xiàn)象。有些學生提起寫作就害怕,為此劉文全專門趁休息時間請學生到辦公室進行“一對一”輔導。藏族男孩昂旺塔頓告訴長江日報記者,“‘牛爸’在周末的時候單獨輔導過我,教我如何觀察身邊事,怎么去寫好一件事,現(xiàn)在我也能獲得‘紅旗’表揚了。”
對一位多次“忘”交小種子日記的學生,劉文全也十分關(guān)注。他沒有責怪學生,而是通過多方打聽后知道,這名學生的父母都是牧民,不認識漢字不會說漢語,對孩子的漢語作業(yè)監(jiān)督幾乎為零。劉文全主動邀請了學生父母三次才見上面,通過藏文老師翻譯,他告訴學生父母,孩子的教育父母很關(guān)鍵,“每天都要做三件事,一,檢查布置的作業(yè)任務(wù)孩子抄了沒有;二,看孩子回家是否做作業(yè);三,有沒有完成?!焙芸欤@個“小種子”也成長了,開始寫繪本日記。
保證每位學生都能跟上,也要讓家長都能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劉文全經(jīng)常會在家長群里分享學生們的作品,寫得好的還會發(fā)布在他的朋友圈中,和圈內(nèi)“大咖”們分享。今年3月,孩子們的文章受到《淘氣包馬小跳》的作者楊紅櫻關(guān)注,作家還發(fā)出了約稿邀請。孩子們以“藏族節(jié)日”為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投稿,最終20篇文章刊登在《馬小跳酷作文》。孩子們領(lǐng)到樣刊和稿酬時,和劉老師一起擊掌、擁抱,大家比過節(jié)還開心。
今年4月世界讀書日上,劉文全在全校分享《小種子成長日記》,傳授繪本習作方法,登上了當晚的《西藏新聞聯(lián)播》以及中國新聞網(wǎng),這門新鮮有趣的繪本習作課,得到了北京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院副院長姚穎的點贊。
拉薩實驗小學校長馮興娟對《小種子成長日記》給予了高度評價,新穎的繪本習作課程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全面發(fā)展,這門課程將在全校推廣,讓三個校區(qū)的4000多學生同步使用。
劉文全每天騎自行車來回18公里上下班。特派記者彭年 攝
“援藏是給最需要的人提供幫助,不能增添麻煩”
2016年,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啟動,教育部直屬高校附屬中小學“組團式”援藏教師動員大會在華師附小召開。動員大會一結(jié)束,劉文全便向?qū)W校提起了申請,他是學校年級主任兼語文教研組長,有著近40年從業(yè)經(jīng)驗的他既能教書又能帶徒弟,一想到去援藏他就感覺有使不完的勁兒。
然而,劉文全因為年齡嚴重超標而被拒,與他同齡的教師也勸他不要冒險,再過兩年悠閑日子順利退休,家人更是多番勸阻。周圍的人都認為他是沖動,但是,劉文全援藏心意堅定。
2017年底,學校赴藏教師由于身體原因沒法繼續(xù)援藏,需要重新派教師前去。學校召開動員大會,他再次向校長沈愛華申請:“您就再考慮一下我吧?!?/span>
劉文全是學校的“老骨干”,校長徹底被他的執(zhí)著打動,同意讓他先體檢。在體檢單“一路飄綠”的情況下,劉文全得到了“試一次”的機會。
出發(fā)前,劉文全在教師大會上說:“只想在有限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為自己的教育生涯畫一個圓滿的句號?!?/span>
沒有堅定意念和教育情懷的人,很難在西藏堅持下來?!眮砦鞑氐牡谝恢茏铍y受,早晚溫差大,低壓低氧容易讓人頭暈胸悶,無法入眠,教師上課更會加重‘高反’癥狀?!?/span>
為了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騎自行車成了劉文全為自己定制的“特別訓練”。在拉薩的街上,幾乎沒有看見騎自行車的人,騎著自行車的劉文全格外顯眼?!盃顟B(tài)好的時候半個小時可以騎到學校,又鍛煉身體,也欣賞了風景。”
劉文全夫妻倆感情很好,總是有著說不完的話。特派記者彭年 攝
今年4月底,劉文全獨自在武漢生活的妻子意外扭傷腰,引發(fā)腰椎間盤突出,臥病在床,回去照顧妻子的他,內(nèi)心時刻惦記著班上的孩子,為了不耽誤他們的課程,他將妻子接到拉薩,邊援藏邊照顧妻子。
近一個月來,結(jié)束學校工作后,劉文全立刻趕回家照顧妻子。劉文全每天6點起床,做好早餐,兩人吃完,他又將頭一天晚上為妻子做好的午飯放在電飯煲里,方便妻子一鍵加熱就可以吃。
妻子生病后學校允許他請假在家照料,但他婉拒了,”援藏是來提供幫助的,怎能因為私事給學校增添麻煩呢? 援藏是我的工作,照顧妻子是我的責任,都是我該做的”。
關(guān)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wù)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wù)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